
敬畏自然 践行环保理念—野外用火
发布时间:2023/03/27 阅读次数:272
野外用火
在野外活动不要用火,一般来说生火对自然环境的冲击很大,一次生火之后,它的痕迹就会变得越来越大,并且永远不会消失,火对土壤造成的永久伤害可以深达10公分。因此在户外活动中,要使用合适的炉头做饭,穿足够御寒的衣服,使用帐篷,用一个好睡袋保持温暖与干燥,而不要轻易使用火。
在你必须要使用柴火的情况下,首先要确定你所在的地方是否允许,是否是防火季节,确定要找到倒木当燃料而不是去采伐活树,理想的燃料就是比手腕细的树枝。在点火的时候,要选择把火生在有生火痕迹的中心区域,在木烣全部燃尽以后将炭灰撒在草丛中。
在户外活动中,我们不提倡吸烟,在烟草本身带来的“毒”害以外,其烟头是醋酸纤维塑料做成,不可降解,使用过的烟头还包含铅、汞、砷、丙酮、氯乙烯、烟中的甲醛与氰化氢。即使一定要吸烟的话,一定要远离队友,不造成二次污染,烟头也需要同垃圾一起集中处理带下山。
关于野外用火,认为不是不可以用,而是建立在应有的原则和禁忌之上,同时,面临生命危险时,也得最先考虑和尊重生命。如果迫不得要生火,首先要确认在你所待的地方生火是否合法,有没有引发森林大火的可能。在能保证不发生火灾,能捡拾到足够枯枝败叶的前提下,尽量生小火,不要砍树,限量使用已经干枯的木柴生火;事先做好地表保护,事后清理地面,填补有机土质,尽量恢复原貌等等必要的工作。这样也是符合最小冲击原则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