欢迎访问校企合作管理平台!

校企合作管理平台

当前位置:首页 > 晋商在线

【科研育人】深度解析晋商文化(二十一)

发布时间:2022/07/14 阅297次

深度解析晋商文化(二十一)

儒商伦理的形成条件之晋商伦理形成的内在根源(二)


从一定意义上讲,经济行为中个人的道德规范源于人们对“现实的理解”。晋商在长期的经营实践中深深地意识到,虽然谋求经济利润是商人的首要目标,但“君子爱财,取之有道”,为求得自己的生存发展,就必须把伦理道德融合到经营实践中对自身利益加以必要约束,“求利而不拘于利”,树立“义利相融”、“义利统一的”经营理念,以敬业、勤业、诚信、公平的良好道德风范服务于社会。榆次常家历来把诚信作为自己品德的表现和经商的本色。早在常威经营“常布铺”小店时经销当时颇具盛名的“榆次大布”,有次进货不慎,进回了一批“解州布”,质量较榆次大布稍差,常威立即标明产地,降价销售,既不让消费者吃亏,又不让榆次大布声誉受损。

虽然工商业的发展以追求自己的利润为前提,但工商业主在追求自己的利润时,不能只考虑自己的利益而损害其他人和社会的利益,否则就会遭到世间的怨恨,企业也不可能长久获利。晋商“虽以营利为目的,凡事则以道德信义为根据”,他们强调做人有德、经商有道,坚持用道德理性来约束主体对利益的追求。

 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——本文选自薛勇民等著《走向晋商文化的深处——晋商伦理的当代阐释》(人民出版社,2013年1月)